此二维码将于3:00后失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聚焦轮胎技术法规,创新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19    作者: 无    来源: 《中国橡胶》杂志 订阅

11月14日,由TÜV 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ÜV南德”)主办的“南德议质·2025轮胎技术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青岛圆满落幕。

本届会议以“技术交流与产业协同”为核心,汇聚了来自监管机构、轮胎制造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的行业同仁,共同探索轮胎产业在绿色与智能双轮驱动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TÜV南德大中华区交通服务部北区区域经理徐德徵、辽宁和山东区域总经理邢瑞江共同出席活动。

徐德徵致辞时表示,过去一年,轮胎产业在绿色与智能的双重驱动下,技术路径日益多元,创新节奏显著加快。作为一家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技术服务机构,TÜV南德始终致力于搭建开放、专业的交流平台,助力企业把握技术趋势,理解法规要求,拓展全球市场。


权威齐聚,把脉行业趋势

来自荷兰交通部(RDW)的资深轮胎型式批准审核员Pervin Sönmez与Ilias Soekroella分享了欧洲型式审批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规划,展示了RDW在自动化认证与数字化服务方面的创新实践。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高级工程师赵翔系统回顾了中国轮胎标准的发展历程,并前瞻性地解读了从“安全底线”迈向“绿色高线”的政策趋势。其强调,2025年实施的新国标已将滚动阻力与湿抓地性能列为强制性指标,标志着中国轮胎产业正式进入“绿色性能双强制”时代。


聚焦法规演进,共话技术前瞻

在法规测试专题分享环节,TÜV南德交通服务部可持续发展项目经理庞星宇深入剖析了《欧盟可持续产品法规(ESPR)》对轮胎产品的全面要求,涵盖再生材料使用、数字产品护照(DPP)、碳足迹管理等关键议题,为企业应对欧洲市场绿色门槛提供了系统指引。

TÜV南德交通服务部轮胎项目工程师周凤玲详细阐释了UNECE多项轮胎法规的最新修订,包括R117、R30、R54等法规的补充件更新,重点分析了磨损性能限值、磨损及冰抓地测试方法等即将落地的技术条款,为企业产品开发与准入策略提供了明确路径。

针对轮胎噪声测试这一关键技术指标,TÜV南德交通服务部道路测试实验室主管王征系统分析了测试道路对轮胎噪声测试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试验场的数据,揭示了路面纹理、吸声系数等参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为轮胎企业优化产品设计和测试方法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东南亚市场准入方面,TÜV南德交通服务部零部件高级项目工程师姜乐萌全面介绍了包括泰国TISI认证新规、菲律宾BPS认证流程及越南MOT(VR)认证要点,助力企业把握东盟这一全球增长最快新兴市场的准入先机。

TÜV南德道路运输部高级项目经理郑伟则聚焦于即将出台的UN ECE R18x轮胎磨损法规,详细介绍了室内转鼓与道路测试两种方法的验证数据,并展示了TÜV南德全新“Road 2 Rig”设备如何实现“把道路带进实验室”,为企业应对未来磨损限值要求提供了工程准备。


凝聚共识,共绘产业新图景

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该研讨会已成功举办七届,成为轮胎行业年度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历经七载耕耘,“南德议质·轮胎技术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已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中坚力量。在全球轮胎产业面临绿色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时期,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法规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轮胎企业需在技术创新与合规管理中实现双轨并行,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

TÜV南德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服务提供商,将继续依托其在质量与安全领域的专业积淀,携手产业伙伴共同推动中国轮胎行业在技术创新、绿色转型与全球化发展中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