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动态
■ Tyre Business公布第40届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米其林荣登榜首,全球十大轮胎制造商排名保持稳定。据最新统计,2024年全球轮胎销售收入约为1819.6亿元,较2023年增长8%。榜单前6位的公司销售额略有下滑,但名次未变,依次为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大陆集团、倍耐力和住友橡胶;随后依次是韩泰轮胎、横滨橡胶、中策橡胶和赛轮集团。在75强排名中,共有39家中国企业上榜,其中中国大陆35家,台湾地区4家。
■ 日本交易所集团(JPX)报告显示,受全球轮胎需求疲软及库存高企影响,天然橡胶期货普遍下跌。截至8月22日当周,大阪、上海、新加坡主要交易所的天然橡胶期货分别下跌约0.8%、0.9%和0.6%。交易量全面下滑,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 欧洲橡胶贸易协会(RTAE)8月月度摘要显示,TSR20橡胶价格持续低迷。7月份价格每公斤仅上涨10欧分,主要原因是欧元兑美元汇率走弱。RTAE指出,汽车生产未见好转迹象,且受美国进一步加征进口关税等多重因素影响,天然橡胶未来价格走势仍不明朗。
■ 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发布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限制更新提案,新增对密封应用、印刷、军事等8个行业的评估。除全面禁售外,还提出风险可控条件下的有限使用方案。目前,ECHA仍在评估该提案,最终决定将由欧盟委员会与成员国协商确定。
■ 印尼经济部长表示,美国原则上同意豁免该国棕榈油、可可和橡胶的19%关税,不过最终生效时间尚未确定。此外,印尼还与美国探讨了在燃油储存方面的投资合作。关税的确定性及与欧盟自贸协定的进展,有望推动印尼2026年经济增长率提升至5.4%。
■ 德国橡胶制造商协会(WDK)呼吁联邦政府进行原材料政策改革,要求建立覆盖所有原材料依赖型行业的永久性政府—经济界对话机制。该协会强调,德国橡胶工业100%依赖进口天然胶,处境脆弱。建议政策关注点从矿物原料扩展至有机原料,系统评估产业依赖度,并制定供应链安全与多元化措施,以应对地缘政治变局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 为应对美国关税及全球需求变化等挑战,马来西亚正通过产业整合、技术升级与市场多元化战略,强化其橡胶产业竞争力。2024年,马来西亚橡胶产业出口额达337亿林吉特(其中美国市场占24.6%)。政府重点推动29.5万小农整合,以提升规模效益与ESG合规能力,并积极拓展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同时鼓励高附加值特种橡胶产品创新,以减少单一市场的依赖。
2.行业数据
■ IndexBox发布的中国未硫化橡胶市场报告显示,预计该市场将以年复合1.5%的速度增长,到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180万吨,价值58亿美元。2024年,中国未硫化橡胶消费量下降0.4%至160万吨,产值49亿美元;产量下降1.1%至150万吨,结束了连续九年的上涨态势;进口量上涨12%达4.6万吨,进口额2.33亿美元。
■ 马来西亚种植与原产业部长宣布,2025年前5个月,橡胶手套出口额达60亿林吉特,在美国对橡胶手套征收关税的背景下,展现出行业韧性。马来西亚面临19%的关税,但与中国相比仍具有竞争优势,其优势来源于完整产业链与规模化生产。政府同时提出包括可持续天然橡胶倡议在内的1.148亿林吉特战略项目,并将推行基于生产率的新激励政策,奖励高效小农。
■ 受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及出口车型停产影响,泰国7月汽车产量同比下降11.39%至11.06万辆,为三个月来首次下滑,其中燃油车产量骤降31.8%;纯电动车在政府补贴推动下激增五倍。前七个月,泰国汽车总产量仍下降5.73%。泰国工业联合会将2025年产量目标从150万辆下调至145万辆。
3.新产品、新技术
■ 耐克森轮胎在首尔研发中心启用韩国行业首台"高动态"驾驶模拟器。该模拟器整合VR和AI技术,可模拟真实路况,测试轮胎加速、转向和制动等性能。该设备不仅能降低测试成本,还有助于企业践行ESG承诺。在此基础上,耐克森计划逐步建立起基于有限元分析和AI的全虚拟开发流程。
4.投资投产
■ 日本井上石灰工业与青岛华祺新材料成立合资企业"青岛华祺井上新材料",专注生产氧化锌等橡胶化学品。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亿日元,预计10月底投产,年产能5千吨。
■ 日本东海碳素子公司Cancarb宣布在加拿大炭黑工厂建设3.5兆瓦太阳能发电项目。该项目是母公司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具体行动之一,将助力公司构建可持续供应链。项目预计2026年中期投入使用,由当地企业Terralta承建。
■ 印度Ceat公司宣布向斯里兰卡非公路轮胎领域投资1.71亿美元。此举是其收购米其林相关业务后,助力斯里兰卡打造全球非公路轮胎制造出口中心的重要举措。
5.企业动态
■ 德国克莱伯格橡胶宣布投资升级生产设施,将用现代化的高性能混炼线替代原有设备,同时确保过渡期订单交付不受影响。公司表示,技术基础设施现代化是其战略核心组成部分。
■ 德国大陆集团旗下康迪泰克宣布将其原装配套解决方案(OESL)业务出售给美国私募股权公司Regent。该业务2024年销售额约19亿欧元,主要从事汽车软管管路及轴承元件的研发生产。此次剥离是康迪泰克聚焦工业领域战略的关键步骤,未来康迪泰克将专注于材料解决方案。
■ 环保技术公司Enviro的乌德瓦拉轮胎回收工厂首台热裂解装置已完成交付,配合已安装的轮胎碎料传送带,标志着年处理3.45万吨轮胎的回收工厂建设正式进入全流程整合阶段。
■ 受美国对巴西产翻新胎及越南合资公司生产的卡车胎加征更高关税影响,固特异将贸易关税带来的年化成本预增从3亿美元上调至3.5亿美元。目前,固特异正通过调整采购、优化供应链等措施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