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维码将于3:00后失效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数据 > 咨询报告
消费行业破局:面向未来的营销组织变革
发布时间:2025/07/01    作者: 无    来源: 罗兰贝格 订阅

一、市场环境与背景

中国消费品市场正经历着结构变化,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目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至5%,社零总额增速降至3.5%。在此背景下,消费品企业普遍面临三重挑战。

增长利润承压:面对需求疲软与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中国消费品企业普遍陷入营收滞涨与利润率下滑的困境。美妆、食品饮料等行业增速分别降至2%和3%,平均毛利率亦呈普遍下行趋势。

本土竞争加剧:凭借对文化趋势的敏锐把握和快速决策响应能力,国产品牌正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在美妆领域,本土企业占比突破55%,跨国品牌份额持续收缩;在食品饮料行业,多个品类已形成本土品牌主导的竞争格局。

人群/渠道变革:消费人群迭代,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带来消费诉求变化;同时渠道呈现多元化、细分化发展。内容电商持续领涨,会员店、零食店等新业态加速渗透,即时零售在“618期间”实现爆发式增长。


二、罗兰贝格营销组织变革“3D”框架

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与挑战,消费品企业亟需系统性地重构营销组织提升韧性。

罗兰贝格营销组织变革“3D”框架(Diagnose-Design-Deploy)为企业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

内部诊断(Diagnose)

结合宏观趋势与行业变化,从人效/人力成本、战略协同、组织能力三大维度评估组织健康度,精准识别企业的组织优化空间及能力缺口,避免盲目变革。

设计优化(Design)

聚焦营销部门,围绕成本优化、面向未来的能力建设、敏捷决策与协同机制构建、商业模式重构等四大优化方向,系统性地规划组织优化路径。

落地实施(Deploy)

以高效落地、平稳转型为目标,提供落地实施支持,包括规划分阶段、分职能的实施路径,预判业绩波动及组织风险并主动干预,并提供变革管理支持,确保认知、机制与能力的匹配。


内部诊断 (Diagnose)

首先,需对企业不同品类/品牌、渠道、职能进行组织健康度评估,精准识别能力缺口与优化空间,为后续组织设计奠定基础。

1. 人效与成本方面:

对比行业人效,企业是否具备足够竞争力?结合业绩增长变化,企业在规模、管理幅度上是否具备优化空间?对比薪酬水平,企业是否具有释放人力成本空间的可能性?

2. 战略协同方面:

需重点评估组织/机制与战略的匹配度。例如,现行组织架构能否有效推动战略落地?公司在权责分配、绩效设置等方面是否合理清晰、与战略目标相匹配?跨部门协作的顺畅度、公司决策的敏捷度是否能支撑战略实施?

3. 组织能力匹配方面:

面对未来竞争,组织能力匹配同样不容小觑。例如,企业需思考现有组织能力能否帮助企业捕捉市场机遇?企业运作是否以消费者为中心?当前的商业模式是否与自身资源能力及战略定位相契合?


设计优化(Design)

其次,是针对内部诊断识别的机会点及优化空间提出组织优化方向。罗兰贝格基于丰富的行业案例及最佳实践,总结出针对营销组织的四大优化方向

1. 成本优化:

面对增长放缓、利润承压,人力成本优化是企业经营改善最直接、最快速的手段之一,其本质是人效提升,一般可通过以下三类手段实现:

a. 在不影响整体业绩基础上,企业可通过组织瘦身、人员缩减等实现人效提升。

例如,某头部美妆集团重组品牌管理职能,合并品牌经理岗位,压缩管理层级,还有美妆公司通过将品牌管理模式转型成渠道管理模式,显著精简重叠职能;某快消巨头通过将电商团队从市场部划归销售部,实现渠道资源高效整合;某洋酒品牌通过重组合并业务单元,打造更简化、更敏捷的运营模式。

b. 动态评估人力成本合理性,依据行业发展节奏、竞品水平与企业利润空间调整薪资总包,优化薪酬结构。

某美妆公司通过调整奖金占比,在业绩波动的大背景下不仅有效控制总人力成本,还释放了增长潜力空间。

c. 灵活运用外部资源,将后台运营、数据分析等环节外包,将固定成本转化为可变成本。

某快消企业将电商后台的用户分析、页面设计、客服等业务交由专业服务商运营,降低运营成本。


2. 面向未来的能力建设:

面对市场和行业变化,企业必须与时俱进,构建致胜新市场、新赛道的能力,支撑企业在未来成本优化与增量开拓的双重挑战中持续领先。

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运营能力

将消费者置于决策核心,围绕全生命周期,深度洞悉需求、优化体验。例如,某美妆集团整合消费者运营团队,包括用户数据、需求挖掘、全域体验提升等职能,有效提升人群运营效率及品牌忠诚度。

强化颗粒化增长能力

随着市场增长放缓,企业需通过精细化运营挖掘增量机会。例如,某美妆集团成立中央增长团队,增设收益增长管理团队以优化价格、规格、渠道布局等,并整合全域消费数据识别高潜赛道、潜力人群,确保策略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提升渠道精准执行能力

对于线下渠道,通路管理优化及数字化能力是实现精准执行的关键。某国际饮料企业通过建立客户和商业领导力团队,赋能灌瓶商实现终端执行;某国内饮料企业在一把手的推动下完成数字化建设,构建“一物一码”等工具,提升传统渠道费用投放精准度。对于线上渠道,随着流量成本的提升,企业必须提升专业化运营能力创造更大业绩。某香化公司通过自建电商中台(用户增长、内容运营、商品管理等),强化D2C运营能力,驱动生意增长。

构建AI智能化能力

AI已逐步成为企业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通过数据驱动决策、优化运营效率和提升消费者体验,助力企业实现突破。例如,某零售企业应用AI整合销售与市场数据,提升库存周转;某美妆品牌利用AI实现会员个性化推送,增强用户粘性。


3. 敏捷决策与协同机制:

根据中国市场战略地位,如竞争强度、增长潜力、团队成熟度,重构决策链路与协同机制。

决策链路方面,对优先级更高的市场赋予独立决策权,使其直联全球总部。例如,某领先美妆集团为重点发力中国市场,将中国从亚太架构中独立,建立直达总部的汇报通道;反之,若重要性降低,则置于亚太架构下,平衡效率与风险。

协同机制方面,针对渠道结构复杂的企业,需构建“中国生态系统”(China Ecosystem)理念。以美妆为例,涵盖本土有税、免税、代购等多元渠道,明确各渠道定位、建立协同管理机制,并结合消费者消费旅程合理分配资源。不同企业的落地方式各异但目标一致,有的建立“中国消费者一体化运营”(One Chinese Consumer)专项小组,也有企业将中国区业务与旅游零售业务重组合并。


4. 商业模式重构:

企业需结合所在市场重要性变化、自身能力资源水平,匹配适合的商业模式。当面临能力不足、资源受限时,许多企业通过开放代理、股权合作等方式,借力外部合作伙伴在渠道资源、市场洞察等方面的资源能力,补足资源短板,实现突破式发展。某香化集团通过代理合作降低市场进入成本、快速渗透市场,建立市场地位;某西式快餐公司则借助本土伙伴的资源优势,通过敏捷决策助力企业增长。


落地实施(Deploy)

最后,企业需通过系统化的实施规划、风险管理与变革管理等确保快速稳健落地


1. 实施规划:

一般由企业高管与HR负责人共同管理和推动实施。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不同,准备期侧重架构设计、制定优化方案、明确招新计划等,执行期在推进架构切换、离职协商及人才引进的同时,启动变革管理,PMO管理期覆盖全周期,侧重风险预警与动态监控,确保平稳过渡。

2. 风险管理:

识别潜在风险并主动干预是组织变革的关键。例如,通过提前沟通及工作交接准备减少业绩波动,结合法律和企业承受力设定合理的离职赔偿金额,开通心理热线落实员工关怀,关键岗位签订竞业协议保护企业信息,主动监控舆情维护企业形象,注重新人的文化融入,对齐部门绩效减少资源内耗等。

3. 变革管理:

组织转型的成功依赖三大支柱。团队共识:通过充分的沟通拉齐员工对组织转型方向的认同,化解抵触情绪;配套支撑:同步优化资源、流程、工具,确保新架构的有效运转;能力技能:面向未来需求设计培训体系、弥补技能缺口等。


三、结语  

在当下行业竞争加剧、市场增速趋缓的背景下,营销组织变革已成为消费品企业管理层重点关注的议题之一。罗兰贝格营销组织变革“3D”框架以精准诊断、前瞻优化、快速落地为亮点,将助力越来越多的消费品企业构建面向未来的组织能力跃迁,实现韧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