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中橡协橡胶制品分会十届六次理事(扩大)会议在青岛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中橡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雷昌纯、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杨军博士、西北橡胶塑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总经理李拴美、橡胶制品分会专家组组长孙佩祝博士、橡胶制品分会原秘书长杨莉以及橡胶制品理事会成员和会员单位代表40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中橡协橡胶制品分会秘书长宋岩主持。
橡胶制品分会秘书长宋岩向橡胶制品分会十届六次理事(扩大)会议做了橡胶制品分会2024年工作报告和2025年工作计划报告。在2024年工作报告中,宋岩秘书长汇报了2024年橡胶制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并对2024年中橡协橡胶制品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行业主要产品生产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工作报告分十个方面汇报了橡胶制品分会一年来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即举办行业会议,搭建沟通平台,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组织行业专家组会议讨论应对行业面临的问题;编制团体标准,推动行业产品规范化发展;发展新会员、增补理事单位;编制《中国橡胶工业年鉴(橡胶制品部分)》、加强分会信息化建设;提高完善统计工作及加强分会基础工作。
在2025年工作计划中,汇报了制品分会即将开展的主要工作,并对第五届橡胶制品行业混炼胶产业链发展研讨会、橡胶制品分会会员大会暨行业技术发展论坛、专家组会议的筹备工作进行了介绍。
制品分会原秘书长杨莉女士汇报了橡胶制品分会十五五规划的编制情况。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工作部署,就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原则、背景、依据、组织机构、工作安排及橡胶制品部分的规划编制大纲、细分领域划分、主要编制内容和目前编制的工作进度进行了介绍。
制品分会赵甲子汇报了协会网站建设、信息化和统计等工作进展。
2025年橡胶制品分会将开展三项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即《轨道车辆悬挂橡胶制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团体标准(第一起草单位是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标准涵盖铁路橡胶主要减振产品,规定这些产品在炼胶、前处理、硫化和后处理等生产全流程中的能源消耗限额、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非开挖管道修复用橡胶内胀圈》团体标准(第一起草单位是马鞍山宏力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该标准规定了非开挖管道修复用橡胶内胀圈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浮筑楼板用橡胶隔振垫》团体标准(第一起草单位是安徽微威胶件集团有限公司),该标准规范了浮筑楼板橡胶隔振垫的产品结构、尺寸范围及允差,确定物理机械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并根据隔振、隔声要求确定产品等级。
目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贸易纠纷不断、逆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橡胶制品作为各行业的辅助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理事会上行业骨干企业的领导、专家对智能化对橡胶制品行业的影响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杨军博士在发言中,和与会议代表分享了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市场开发、国内外建厂以及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杨博士通过时代新材的发展历程,回顾了贸易摩擦中的关税问题,对橡胶制品产业带来的影响,并指出当前绝大部分橡胶制品与轨道交通、汽车、风电行业一样,正在经历着市场热度的消退,只有依靠新材料、新技术,寻求新的行业增长点才是橡胶制品企业今后发展的出路。最后,杨博士建议在制定行业十五五规划时,要重点考虑AI和数智化对未来橡胶制品产业发展的影响。
西北橡胶塑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总经理李栓美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西北院的业务板块及近几年的发展情况。今年是西北院成立60周年,近几年西北院发展迅速,其中密封型材业务版块发展较快,已成为国内企业的头部供应商,在民用新兴领域取得了较大进步,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橡胶制品分会专家组组长、青岛爱博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佩祝博士在发言中分析了目前橡胶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即在大型头部企业的引领下,诸多中小型企业紧密跟随的状态。橡胶制品行业细分领域众多,因此,诸多的中小型企业是引领未来橡胶制品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只要AI和数字化技术能在中小企业得到充分的应用,就有可能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和商业机会。孙总对新能源产业包括甲醇燃料和氢能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展望,希望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大家关注甲醇和氢能领域的发展给橡胶制品行业带来的新机遇。
最后,中橡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雷昌纯进行了总结讲话,雷秘书长首先感谢企业家对协会工作的支持,强调协会是行业资源整合的平台,企业家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协会要加强基础性工作,提升会员在平台上的体验感,促进企业间经验分享与技术交流。橡胶制品行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协会希望头部企业引领细分领域,推动行业规模化、高端化发展。针对中小企业人才短缺问题,雷秘书长希望协会搭建资源对接平台,整合人才、资金、技术与上下游的资源,聚焦数字化转型,在新能源领域及团体标准建设方面,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将以服务企业为核心,通过平台赋能、资源整合与规划引领,推动橡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