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确定了以大宗短缺资源、战略性资源和贵重资源综合利用,排放量大、存放量大、资源化潜力大的废弃物的大宗利用和高效利用,以构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和提高再生资源产业整体水平为重点来确定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发展领域。其中,废旧家电、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产业化工程被明确列为六大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工程之一。国家在政策层面上明确了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的重要性,预示轮胎资源循环利用迎来了政策春天。 轮胎循环迫在眉睫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废旧轮胎的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据有关统计,我国每年的废旧轮胎产生量达1.3亿条,居世界第3位。废旧轮胎大量的产生和总量的持续增长使得废旧轮胎处理成为一个日益令人关注的产业。尤其是如果废旧轮胎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我国橡胶总消耗量占世界橡胶总消耗量的五分之一以上,橡胶需求通过进口来解决的比重竟然高达70%,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性资源储备,其紧张程度甚至超过石油。而轮胎产业对橡胶的消耗,差不多占了我国橡胶资源总消耗量的60%。因此,大力发展轮胎资源循环利用行业,已经成为日前我国缓解橡胶资源紧张局面的当务之急。 回收利用初见成效 目前,我国对废旧轮胎的主要处理方式包括轮胎翻新、生产再生胶、生产胶粉三种。此外,热裂解作为从最终途径上完成轮胎资源的循环利用方式,已经在我国局部地区开始应用。 轮胎翻新。近几年来,我国翻胎业发展迅速,其主要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国产化比率达到90%,2006年我国轮胎翻新量已达到950万一960万条。但轮胎翻新的总量只占新胎总产量的4%以下,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目前国内翻胎技术已经不是难题,一条合格的翻新轮胎其行驶里程基本上达到甚至超过新胎的行驶里程。翻新1条旧轮胎所消耗的原材料只相当于制造1条同规格新轮胎的15%-30%,消耗的能源为新轮胎的20%-30%,而一次翻新轮胎价格约为新轮胎的50%-80%。尽管翻新轮胎有着很好的性价比优势,而且有利于节约资源。符合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形势需要,但是影响我国翻新业发展的因素仍然不少。比如,我国轮胎消费观念守旧,人们对翻新轮胎的质量不太认可。同时,国内一些小规模的手工作坊生产的假冒翻新轮胎严重扰乱了翻胎市场的正常秩序。
轮胎资源循环利用喜迎政策春天
发布时间:2007/02/09 作者: 无 来源: 本站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