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维码将于3:00后失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南京“轮胎村”八成经营者无证照
发布时间:2012/02/20    作者: 无    来源: 南报网 订阅

轮胎村”问题经本报连续报道后,雨花经济开发区迅速组成调查组进村摸底,寻求对策。记者今天获悉,“轮胎村”的成因已经初步查明,调查组已拿出5条应对措施,工商、城管已经介入。

调查摸底后发现,雨花经济开发区天保社区的刘村为两个村民小组合并而成,共计199户。因经济发展需要,2005年起,雨花经济开发区周边地区开始大拆大建,许多外来人员趁机到不在拆迁范围内的刘村租房,从事收购、加工废旧轮胎生意。据统计,目前刘村住房有90%以上被出租给外来人员;从事收购、加工废旧轮胎的住户有160家,80%证照不全,属于非法经营。

为保障刘村居住环境,制止非法经营,调查组已初步拿出5条整治措施:首先成立专项整治小组。以天保社区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社区主任具体抓落实,10名工作人员在刘村24个小时巡查,控制事态发展。二是发出整治告示。对已取得证照的轮胎经营户,要求不得占据道路、农田,并按规定将轮胎码放整齐,高度不超过2米,同时要求保证周边环境整洁;对没有取得证照的经营户,要求限期将轮胎处理,否则将全部没收并给予相应处罚。三是进行环境整治和消防安全宣传。在向所在地住户宣传消防安全知识、环保知识的同时,组织人员对卫生死角、消防隐患、损坏的道路进行清理、整治。四是进一步做好清理整治动员工作。这两天,调查组陆续对刘村的199户住户进行了“关于是否清除轮胎经营户的民意调查”。经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村民反对。其理由是:清除轮胎经营户,影响了他们的房租收入。对此,天保社区将进一步加大动员整治工作,确保整治工作平稳进行。五是近期内进行一次联合整治。调查摸底后,调查组已将相关情况与区有关部门沟通。目前,工商、城管等部门已介入,积极落实“轮胎村”的整治计划。

调查组有关人员表示,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他们有信心为刘村摘去“轮胎村”这顶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