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橡胶网讯 2002年以来,海南、广东和云南三大农垦集团积极调研、逐步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在境外天然橡胶生产国新建、并购和合资建立天然橡胶种植、生产、初加工、深加工及贸易基地。随着中国—东盟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各行各业都在谋求与东盟国家开展合作,这也为天然橡胶“走出去”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条件。
一、中国天然橡胶行业“走出去”发展策略的客观原因
随着汽车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天然橡胶消费量逐年增长,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统计, 2012年中国天然橡胶消费量为369万吨,约占全球的1/3以上,而我国的天然橡胶产量却只有约70万吨,对外依存度已超过80%,预计未来国内天然橡胶依然严重依赖进口。
表1 2012年天然橡胶消费量统计 万吨
| 
             项目  | 
            
             世界总量  | 
            
             中国  | 
            
             印度  | 
            
             马来西亚  | 
            
             印度尼西亚  | 
            
             泰国  | 
        
| 
             年消耗量  | 
            
             1159  | 
            
             369  | 
            
             101  | 
            
             45  | 
            
             50  | 
            
             52  | 
        
| 
             占比/%  | 
            
             100%  | 
            
             31.84%  | 
            
             8.71%  | 
            
             3.88%  | 
            
             4.31%  | 
            
             4.49%  | 
        
| 
             涨幅/%  | 
            
             4.8%  | 
            
             1.9%  | 
            
             4.7%  | 
            
             2.1%  | 
            
             5.9%  | 
            
             5.7%  | 
        
注:数据来源2013年中国橡胶年会。
1.特殊的种植条件决定了“走出去”发展战略
天然橡胶树属于热带雨林乔木,受自然条件限制,我国宜胶地区面积非常有限,每年的开割时间仅8~9 个月。2011年国内橡胶种植面积达到1621万亩,增长了5.9%。其中,海南省752万亩、云南省795万亩、广东省69万亩、广西和福建省5万亩。胶园面积跃居为全球第三。全年生产天然橡胶71万吨,位列全球第六。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成员产量1034.2万吨,占全球天然橡胶产量的93%,产区为725.5万公顷,总种植面积为1041.1公顷,平均产量1426千克/公顷/年,其中90%产量来自于小型农户。
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受台风、寒害、干旱、病虫害危害等影响较大,产量增长缓慢,供给潜力受到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生态保护的刚性约束,以及其他经济作物的竞争压力,使得国内自给水平严重不足。因此短期内天然橡胶产量不可能大幅增加。
2.天然橡胶重度依赖进口制约相关行业发展
受自然条件限制,我国适宜橡胶种植的地区非常有限,产能、产量提升缓慢。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但资源自给率不足20%。而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掌握了全球近90%的天然橡胶产量和贸易量,通过影响当期产量、出口量乃至种植面积,从而间接影响市场供给和价格。我国作为其主要贸易对象,经常处于不利的市场地位。
从目前国际供求市场来看,一方面,不论是天然橡胶的主要生产国还是消费国,都在加紧对天然橡胶资源的争夺和实际控制,并试图利用资源掌握、驾驭全球天然橡胶市场;另一方面,国际天然橡胶总需求量稳步上升,而国际市场天然橡胶出口资源增长却十分有限。此外,在科技水平未能实现合成橡胶完全替代天然橡胶的功能之前,国际市场争夺天然橡胶资源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我国依赖从国际市场进口天然橡胶的前景不容乐观,而一旦天然橡胶进口受阻,或价格大幅上扬,我国的轮胎、汽车橡胶配件、胶鞋等以橡胶为原料的企业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关联企业也将受到严重制约,从而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威胁。
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是我国天然橡胶的主要进口国家。我国从以上三国进口天然橡胶占总量的60%以上,其中,泰国是我国第一进口国,并且从2005年以来一直不断增长。
表2 中国天然橡胶进口情况统计 万吨
| 
             年份  | 
            
             印尼  | 
            
             马来西亚  | 
            
             泰国  | 
            
             进口总量  | 
        |||
| 
             进口量  | 
            
             占比  | 
            
             进口量  | 
            
             占比  | 
            
             进口量  | 
            
             占比  | 
        ||
| 
             2007  | 
            
             31.33  | 
            
             14.19%  | 
            
             45.01  | 
            
             20.38%  | 
            
             75.15  | 
            
             34.03%  | 
            
             220.81  | 
        
| 
             2008  | 
            
             34.30  | 
            
             15.31%  | 
            
             36.47  | 
            
             16.28%  | 
            
             83.62  | 
            
             37.34%  | 
            
             223.94  | 
        
| 
             2009  | 
            
             41.83  | 
            
             15.32%  | 
            
             29.12  | 
            
             10.66%  | 
            
             88.65  | 
            
             32.46%  | 
            
             273.10  | 
        
| 
             2010  | 
            
             41.29  | 
            
             14.94%  | 
            
             35.84  | 
            
             12.97%  | 
            
             90.12  | 
            
             32.62%  | 
            
             276.30  | 
        
| 
             2011  | 
            
             43.76  | 
            
             15.32%  | 
            
             36.74  | 
            
             12.87%  | 
            
             108.86  | 
            
             38.12%  | 
            
             285.60  | 
        
根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预测,在未来的10~15年内,中国的天然橡胶消费量将达到约350万~450万吨,占世界天然橡胶消防总量的比重将约为1/3。鉴于我国天然橡胶产量和生产规模都难以有较大突破,而消费总量、进口量却日益增加的态势,
二、案例分析
1.中国天然橡胶行业“走出去”发展策略的企业案例
在利好政策支持下,中国各大天胶企业正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加速布局海外业务。中化国际、海南橡胶、云南农垦、广东广垦等是中国天然橡胶市场的主要供应商。其中,中化国际和海南橡胶是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的上市企业。
(1)广垦集团
广垦集团在海外建设天然橡胶加工厂目前为止为7家,包括:泰国广垦橡胶(沙墩)有限公司、泰国广垦橡胶(董里)有限公司、泰国广垦橡胶(湄公河)有限公司、泰国广垦橡胶(泰南)有限公司、泰国广垦橡胶(泰东)有限公司、马来西亚广垦橡胶(砂捞越)有限公司和印尼广垦橡胶(坤甸)有限公司。 
    规划种植面积400万亩,实现种植面积160万亩,年天然橡胶总产量90万吨。投资模式为新建、并购和合资经营三种方式。
海外项目15个,总投资预计达30亿元人民币,实现年天然橡胶总产量4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人民币。
(2)中化集团
中化国际作为我国掌握海外胶源最多的天胶企业将显著受益。公司下属的GMG子公司(控股51%),现有加工销售能力11万吨。GMG公司2010年收购泰国天然胶出口巨头德美行。考虑到未来德美行和中化在国内强大销售网络的整合,天然橡胶业务通过收购马来西亚EUROMA公司、新加坡上市公司GMG、泰国德美行公司等,进入非洲、东南亚等地天然胶种植和生产加工领域,并与国内加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相协同,形成了跨国产业链,市场份额迅速提升。预计2013年天然橡胶产量将达到100万吨。
(3)海南农垦集团
海南农垦集团通过受让泰国第三大天然橡胶生产商泰华树胶25%的股权的方式,进军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东南亚。早前海南橡胶就在柬埔寨投资100万亩、在马来西亚投资90万亩进行橡胶种植。
海南农垦集团四大主导产业仍稳步发展,2012年共完成销售收入229亿元,核心产业橡胶销售总量达130.5万吨(含海外公司销售量),创历史新高。2012年并购了R1公司和拟并购的中国化工集团橡胶业务,天然橡胶贸易量占全球天然橡胶销售量的10%,大大延伸了天然橡胶产业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海南农垦在中国天然橡胶市场的话语权和在国际天然橡胶市场的影响力。此外,海南橡胶集团还在东南亚和非洲地区储备了多个橡胶项目,待条件成熟后启动实施,以进一步掌控更多的天然橡胶资源。
(4)云南农垦集团
云橡投资有限公司结合云南与中国接壤的老挝、缅甸等东盟国家的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从2007年起有30家企业在境外投资种植橡胶基地,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老挝南塔、乌多姆赛、波乔、沙耶武里省建立天然橡胶种植示范基地50万亩,带动当地种植200万亩,共250万亩。建设年生产规模为3万~4万吨的大型制胶初加工厂和技术培训中心。
(5)延长石油集团橡胶公司
延长石油集团橡胶公司与泰国京泰公司合资成立延长橡胶(泰国)有限公司,其主要业务是从事天然橡胶的收购加工和国际贸易,2012年在泰国罗勇经济开发区投资约10亿人民币建设年产10万吨天然橡胶加工项目。
(6)中策橡胶(泰国)有限公司
计划投入10亿元在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开发区建设轮胎、车胎及橡胶制品项目,其中复合胶约10万吨。
2.建设案例
以胶园凝胶生产各种橡胶加工项目采用如下工艺:原料验收→原料存放及预处理→特大胶破碎→一次破碎→大池混合清洗→双辊挤洗机→大池混合清洗→单辊挤洗机→大池混合清洗→绉片机组→造粒机→大池混合清洗→绉片机组→造粒机→绉片机组→造粒机→大池混合清洗→湿胶粒管道输送→水胶粒分离→干燥车装车→停放滴水→干燥→胶料冷却→卸车→称重→打包→金属检测仪→压包→包装入库。
在进行工艺设计时,可以根据原料的情况及性质,单独或联合使用不同的破碎机、挤洗机、绉片机和造粒机等机械。
因为气候、天然橡胶树自然生长等原因,天然橡胶加工项目年工作日为250天,生产车间班制为二班二运转,每班工作8小时。
以规模为年产6万吨天然橡胶的加工厂为例,结合实际情况设定相关参数,计算了项目实际投资效果见表3。
| 
             
  | 
            
             
  | 
            
             
  | 
        ||
| 
             序号  | 
            
             项 目  | 
            
             数据  | 
            
             备注  | 
        |
| 
             I  | 
            
             经济数据  | 
        |||
| 
             1  | 
            
             总投资/人民币,万元  | 
            
             37119  | 
            
             
  | 
        |
| 
             2  | 
            
             建设投资/人民币,万元  | 
            
             18722  | 
            
             
  | 
        |
| 
             3  | 
            
             流动资金/人民币,万元  | 
            
             18176  | 
            
             
  | 
        |
| 
             4  | 
            
             建设期利息/人民币,万元  | 
            
             221  | 
            
             
  | 
        |
| 
             5  | 
            
             注册资金比例/%  | 
            
             40%  | 
            
             
  | 
        |
| 
             6  | 
            
             年平均营业收入/人民币,万元  | 
            
             120750  | 
            
             
  | 
        |
| 
             7  | 
            
             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人民币,万元  | 
            
             116462  | 
            
             
  | 
        |
| 
             8  | 
            
             年平均利润总额/人民币,万元  | 
            
             4288  | 
            
             
  | 
        |
| 
             9  | 
            
             年平均所得税/人民币,万元  | 
            
             359  | 
            
             
  | 
        |
| 
             10  | 
            
             年平均净利润/人民币,万元  | 
            
             3929  | 
            
             
  | 
        |
| 
             11  | 
            
             年平均息税前利润/人民币,万元  | 
            
             4987  | 
            
             
  | 
        |
| 
             12  | 
            
             年平均增值税/人民币,万元  | 
            
             8453  | 
            
             
  | 
        |
| 
             II  | 
            
             财务评价指标  | 
        |||
| 
             1  | 
            
             总投资收益率/%  | 
            
             13.44  | 
        ||
| 
             2  | 
            
             权益资金利润率/%  | 
            
             19.44  | 
        ||
| 
             3  |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  | 
            
             15.67  | 
        ||
| 
             4  | 
            
             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人民币,万元  | 
            
             6902  | 
            
             Ic=12%  | 
        |
| 
             5  | 
            
             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年  | 
            
             8.18  | 
        ||
| 
             6  |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  | 
            
             12.75  | 
        ||
| 
             7  | 
            
             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人民币,万元  | 
            
             5886  | 
            
             Ic=10%  | 
        |
| 
             8  | 
            
             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年  | 
            
             5.56  | 
        ||
| 
             9  | 
            
             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 /%  | 
            
             57.58  | 
        ||
三、问题及建议
天然橡胶行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实施以来,虽然在东南亚国家租地种胶、建立加工厂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复杂性及各种制约因素,影响了“走出去”发展战略步伐,主要面临的问题是:
1.海外产业发展规划缺乏中长期规划。
2.对外经济合作政策的担忧(政局的稳定性、政策的开放性等)。
2.缺乏复合型人才。
3.水土不服(管理模式、文化差异等)。
4.橡胶市场地方保护及贸易壁垒。
促进天然橡胶行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对策与建议:
1.及时做好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
2.加强对国际形势、市场环境的研究,规范海外企业管理结构,产权清晰,建立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一系列制度。
3.扩大筹资渠道,确保资金投入。
4.进行人才储备,选拔具有国际思维的年轻人,加强岗位培训,逐步提高人才“本土化”比例。
5.加强集团对海外企业的调控,掌握产销进度、资金及汇率的管控,严格细化成本控制,塑造多元化企业文化,履行社会责任。
6.培育国际品牌,拓展市场网络,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扩大品牌影响力。
“走出去”发展战略有利于输出成熟技术并获得先进技术,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通过投资于相对欠发达或经济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既输出了技术,占领了市场,又获得了投资收益,可在全球市场获得广泛的接触和交流机会,开阔眼界,扩宽思路,掌握国际通用规则,熟悉国际化运作,最终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