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控股公司层面来讲,就是一家中国企业购买了倍耐力控股公司所持有的股份,这纯粹是一笔非常赚钱的、投资回报非常高的投资,对于倍耐力日常运营不会产生影响。”
谈到3月下旬中国化工集团将以70亿欧元收购意大利轮胎巨头倍耐力的消息,倍耐力亚太地区CEO 白贝(Giuseppe Cattaneo)对腾讯财经表示,并称目前“交易还没有完成”。但中国化工集团的并购“不会影响倍耐力的日常运营。”
据白贝介绍,中国化工与倍耐力的交易达成后,对倍耐力在乘用车领域并无太大影响,但由于中国是工业轮胎领域(卡车以及特种工业用车)最大的市场,在此方面,倍耐力将迎来巨大的机会。
3月23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中国化工橡胶公司与意大利Camfin S.p.A.(以下简称CF)及其股东签署协议,以每股15欧元的价格收购CF持有的在米兰证交所上市的倍耐力公司(Pirelli)26.2%股权,之后与CF及其他投资者合作对其余股份发起要约收购。根据协议,中国化工将持有65%股权,成新公司大股东,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以倍耐力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可·特龙凯蒂·普罗韦拉为首的意大利财团将持有剩余的35%股权。
“如果从控股公司层面来讲,就是一家中国企业购买了倍耐力控股公司所持有的股份,这纯粹是一笔非常赚钱的、投资回报非常高的投资,对于倍耐力日常运营不会产生影响。”白贝说道,在此次收购中,中国化工承诺不干涉倍耐力原有管理层的日常工作。
对于倍耐力来说,进入中国市场在2005年即已完成。倍耐力2005年在山东兖州成立子午线卡车轮胎工厂,2007年年底,又在山东工厂增加了第二条轮胎生产线——子午线轿车轮胎生产线,2012年又新增设了一条摩托车子午线轮胎生产线。2014年,该工厂在汽车领域生产能力达到700万条,相当于倍耐力轿车及轻卡全球轮胎总产量的10%。
截至2014年,倍耐力在中国大陆拥有近3000家零售店,排名轮胎行业前五位。倍耐力表示,希望于2017年实现在中国市场拓展到4500家零售店的目标。届时倍耐力的零售网络将跻身中国轮胎市场前三名。
对于未来的策略,白贝表示倍耐力还是会专注高端轮胎市场。“我们已经是行业领军者了,我去年在中国销售了500万个轮胎,亚太地区则销售了700万个。而这个目标细分市场的利润很高。”
倍耐力(Pirelli)1872年成立于意大利,拥有140多年的研发制造历史,是全球第5大轮胎制造商,2014财年的销售额超过60亿欧元。在12个国家拥有24家工厂,销售网络遍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高端市场排名第一,是F1赛车的独家供应商,也为奥迪、宾利、法拉利、兰博基尼、宝马、奔驰等高端轿车提供品牌原装配套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