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少于天气使海南省西部、南部地区不同程度出现旱情。6月9日,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胶集团)在昌江黎族自治县召开2015年抗旱救灾工作会议,部署受灾胶园的抗旱救灾工作。南海网记者从会议上获悉,海胶集团将向受灾的9个分公司划拨516万元用于解决胶工饮水问题以及胶园的抗旱救灾等工作。
旱情持续40万亩橡胶休割
2014年11月份以来,海南垦区西部地区降雨显著减少。截止2015年5月31日,海南全省平均累计降雨量256.3毫米,较多年同期平均值减少35.3%,其中昌江、三亚、保亭、五指山、陵水、乐东、琼中、白沙、琼海、三沙10个市县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少40%~80%。,降雨最少的是三亚市、昌江县分别只有36.1毫米和80.3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减少84.2%和73.1%。
持续高温干旱导致橡胶中小苗不能种植,部分中小苗旱死;部分橡胶树大面积出现黄叶、落叶现象,部分开割树出现了休割、停割;10多万人、畜出现饮水困难,给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据统计,海胶集团下属的红林、山荣、西培、邦溪、广坝、保国、立才、八一、龙江9个分公司共计40万亩胶园休割受灾,124个橡胶生产队胶工家庭饮水困难。
橡胶树“断汁”胶工兼职摩的司机补贴家用
来自湖南的杨冬善是海胶集团红林分公司二十六队的胶工,16年的割胶生涯里,从未遇见过如此严重的旱情。杨冬善称,往年最多时一天能够割胶100公斤左右,而今年5月,最多的时候他只收割到10公斤(一天),少的时候只有5斤(一天)。生产队自5月25日休割以来,他已经完全没有收入。
在红林分公司二十六队的胶园里,由于缺水,胶园大面积出现黄叶、落叶,不少橡胶树树顶已经光秃,一片秋季落叶的景象。红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橡胶树水分供应严重不足,新抽叶片小、薄,叶量显著少于正常年份,叶片老化慢,抽叶进程延长,如果旱情持续,将危及橡胶树的安全。
“在雨水充沛的情况下,恢复割胶也需要50天左右的时间。”该负责人介绍称,由于干旱,红林分公司已经全面停止割胶。
52岁的胶工文国彦告诉记者,橡胶树全面休割意味着胶工暂时性“失业”,没了收入来源,为了补贴家用,他已经开始驾驶摩托车前往昌江县城拉客。“但是还要兼顾胶园的防火等工作,所以现在生活比较困难。”
除了收入受到直接影响,胶工们的饮水也成了问题。
“一家5口人在家,每天只能有两桶,谁去晚了可能还没有。”杨冬善介绍称,在今年干旱来临前,生产队在山坡上加建了一个蓄水井,但目前也只能勉强满足20位胶工家庭的饮用。洗菜、洗澡、洗衣服,都需要去到几公里外的芒果地或者更远的地方取水。
记者从海胶集团2015年抗旱救灾会议上获悉,为了帮助解决职工的饮水问题,海胶集团各分公司采取购买抽水机抽水,或按胶工每人3至5元/天给予补贴,各分公司由生产队或片区负责拉运水到生产队分发给职工,有效解决职工饮水难题。
海胶集团将拨付516万元用于解决胶工饮水以及胶园抗旱救灾
日前,海胶集团派出多个工作组赴受灾胶园地实际了解和掌握受灾情况。为了将因干旱受到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海胶集团已经制定相应措施进行抗旱救灾。
在9日召开的2015年抗旱救灾工作会议上,海胶集团副总裁陈圣文就9个分公司的抗旱救灾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同时要求各分公司要千方百计解决职工的饮水问题,尽全力保障橡胶资产的安全。陈圣文表示,海胶集团将拨付516万元资金,用于割胶工人家庭的饮水以及胶园的抗旱救灾工作,还将为休割的胶工发放生活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