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耐磨性指轮胎每磨损1mm沟深可行驶的里程数。耐磨性是科研人员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同时也备受用户关注。提高轮胎的耐磨性能、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对于节能减耗、保护环境意义重大。为便于细分销售市场及增加特色产品,提高产品在超耐磨轮胎市场的占有份额,笔者2016年着手开发超耐磨轮胎胎面配方,新配方胶料强度、阿克隆磨耗、耐老化性能明显提升,加工性能满足车间工艺性要求,实车路试过程中,轮胎耐磨性及耐用性表现较优,达到设计目的,经综合评定后,该实验配方正式投产应用。
一、试验
1.主要原材料
天然橡胶(NR),牌号STR20,泰国20号标准胶;顺丁橡胶,牌号BR9000,齐鲁石化;溶聚丁苯胶,牌号RC2557S,独山子石化;丁苯胶,牌号SBR1723,申华化学;N234,卡博特旭阳化工(邢台)有限公司;白炭黑115MP,确成硅化学;环保油(V500),德国汉圣化工有限公司;微晶蜡,牌号Antilix111,莱茵化学;硬脂酸,连云港益海;防老剂4020,阳谷华泰化工有限公司;普通硫黄粉,无锡华盛橡胶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氧化锌ZnO,大连氧化锌有限公司;促进剂CZ,阳谷华泰化工有限公司;防焦剂CTP,阳谷华泰化工有限公司;等。
2.配方
生产配方:NR,15;BR9000,45;RC2557S,55;N234,70;1115MP,10;V500,12;防老剂,3.5;硫化体系,3.4以及其他。
试验配方:BR9000,40;SBR1723,82.5;N234,70;1115MP,10;V500,10;防老剂,5;硫化体系,3.7以及其他。
3.主要设备及仪器
F370型密炼机和F305型密炼机,大连橡胶塑料机械有限公司;X(S)M-1.5L型小密炼机、XK-160型开炼机和XLB-400-400型四立柱平板硫化机,青岛科高橡塑机械技术装备公司产品;门尼黏度仪,MV3000,德国Montech公司;流变仪,RPA2000,阿尔法科技美国有限公司;炭黑分散度,软控股份;拉伸强度,英斯特朗3365拉力机;抗撕裂强度,英斯特朗3365拉力机;曲挠次数,软控股份;橡胶流动性,橡胶流动性测试仪VMA,特拓(青岛)轮胎技术有限公司;邵氏A 硬度,Z3130硬度计,德国Zwick公司;阿克隆磨耗试验机JC-1076,江都精诚测试仪器有限公司;热空气老化试验箱GT-7017-NM,高铁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4.试样制备
(1)小配合试验料
第一步密炼机混炼母胶,根据密炼机容积,填充系数为70%计算各配方材料用量,加料顺序为:NR+BR9000+RC2557S混炼预热30s→加树脂、硬脂酸、防老剂、硅烷偶联剂等小料混炼20s→加炭黑混炼到105℃→加油混炼到135℃→清扫后混炼到155℃排胶→开炼机下片停放6h。
第二步开炼机加硫,步骤为:根据胶量调整辊距,通过打卷打三角包方式捣胶至胶料均匀包辊,加硫黄、促进剂、防焦剂,左右3/4各割胶3次,下片后调整辊距薄通10次,下片待用。
(2)大料试验
根据小配合试验结果,进行车间大料试验。母胶生产工艺步骤:转子转速55转/min加胶料、固体软化剂、小料等混炼25s开加料门→加炭黑升温至105℃开加料门→加油升温到130℃→清扫升温至155℃排胶。
母胶停放4小时后,进行回车返炼提高可塑度及分散性,回车工艺步骤:转子转速55转/min加胶料混炼25s→空提坨115℃→空提砣135→清扫压坨升温至155℃排胶.
终胶生产工艺步骤:转子转速25转/Min加胶料、硫黄、促进剂、防焦剂,混炼清扫升温至105℃排胶。
5.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包括:混炼胶加工性能测试、混炼胶硫变性能、硫化胶物理性能、半成品工艺性能、成品轮胎各种性能测试。上述各种性能均按照相关标准测试,部分实验委托外部实验室检测。
二、结果与讨论
1.小配合加工性能分析
小配合加工性能数据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试验配方胶料门尼黏度较生产配方略有下降,试验胶更容易达到生产所需的可塑度;焦烧时间延长,加工安全性能有所提高;硫化速度变慢,但可满足车间现有的硫化工艺要求,交联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略有下降,总体看试验胶料可满足生产工艺性能要求。
| 
			 检测项目  | 
			
			 参照标准  | 
			
			 生产配方  | 
			
			 试验配方  | 
		
| 
			 门尼黏度【ML(1+4)100℃】  | 
			
			 GB/T 1232.1-2000  | 
			
			 66.2  | 
			
			 63.1  | 
		
| 
			 门尼焦烧时间t5(115℃)/min  | 
			
			 GB/T 1233-2008  | 
			
			 16.8  | 
			
			 20.5  | 
		
| 
			 硫化仪数据(150℃×40min )  | 
			
			 
  | 
			
			 
  | 
			
			 
  | 
		
| 
			 tc90/min  | 
			
			 GB/T16584-1996  | 
			
			 13.3  | 
			
			 16.0  | 
		
| 
			 ML/(dN·m)  | 
			
			 3.1  | 
			
			 2.8  | 
		|
| 
			 MH/(dN·m)  | 
			
			 18.9  | 
			
			 17.9  | 
		|
| 
			 MH—ML  | 
			
			 15.8  | 
			
			 15.1  | 
		
表1 小配合加工性能分析
2.小配合物理性能分析
| 
			 项目  | 
			
			 生产配方  | 
			
			 试验配方  | 
		|||
| 
			 硫化条件  | 
			
			 150℃×30min  | 
			
			 150℃×40min  | 
			
			 150℃×30min  | 
			
			 150℃×40min  | 
		|
| 
			 胶料性能  | 
			
			 
  | 
			
			 
  | 
			
			 
  | 
			
			 
  | 
		|
| 
			 邵尔A型硬度/度  | 
			
			 63  | 
			
			 64  | 
			
			 61  | 
			
			 61  | 
		|
| 
			 拉伸强度/MPa  | 
			
			 16.38  | 
			
			 16.92  | 
			
			 18.74  | 
			
			 18.82  | 
		|
| 
			 拉断伸长率/%  | 
			
			 313  | 
			
			 325  | 
			
			 414  | 
			
			 401  | 
		|
| 
			 抗撕裂强度/kN·m-1  | 
			
			 36  | 
			
			 37  | 
			
			 38  | 
			
			 39  | 
		|
| 
			 DIN磨耗量/ mm3  | 
			
			 82  | 
			
			 85  | 
			
			 77  | 
			
			 72  | 
		|
| 
			 磨耗/cm3·1.60km-1  | 
			
			 0.066  | 
			
			 0.068  | 
			
			 0.053  | 
			
			 0.052  | 
		|
| 
			 回弹性(23℃)/%  | 
			
			 39  | 
			
			 38  | 
			
			 36  | 
			
			 36  | 
		|
| 
			 100℃×72h 老化后  | 
			
			 
  | 
		||||
| 
			 邵尔A型硬度/度  | 
			
			 72  | 
			
			 72  | 
			
			 69  | 
			
			 69  | 
		|
| 
			 拉伸强度/MPa  | 
			
			 14.11  | 
			
			 13.93  | 
			
			 16.45  | 
			
			 16.38  | 
		|
| 
			 拉断伸长率/%  | 
			
			 235  | 
			
			 208  | 
			
			 305  | 
			
			 287  | 
		|
从表2硫化胶性能可以看出,试验胶料硬度在不同硫化条件下均有所下降,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耐磨性能上具有明显提高,从老化后性能看,胶料老化后性能具有明显优势,满足研发
设计目标要求。
3.车间大试加工性能分析
| 
			 检测项目  | 
			
			 参照标准  | 
			
			 生产配方  | 
			
			 试验配方  | 
		
| 
			 门尼黏度【ML(1+4)100℃】  | 
			
			 GB/T 1232.1-2000  | 
			
			 71.5  | 
			
			 68.1  | 
		
| 
			 门尼焦烧时间t5(115℃)/min  | 
			
			 GB/T 1233-2008  | 
			
			 15.0  | 
			
			 16.9  | 
		
| 
			 硫化仪数据(150℃×40min )  | 
			
			 
  | 
			
			 
  | 
			
			 
  | 
		
| 
			 tc90/min  | 
			
			 GB/T 16584-1996  | 
			
			 13.7  | 
			
			 17.2  | 
		
| 
			 ML/(dN·m)  | 
			
			 3.4  | 
			
			 3.2  | 
		|
| 
			 MH/(dN·m)  | 
			
			 19.1  | 
			
			 18.4  | 
		|
| 
			 MH—ML  | 
			
			 15.7  | 
			
			 15.2  | 
		
从表3可以看出,车间大料加工性能与小配合显示结果接近,门尼黏度较小配合试验时均有所提高,可能是因为大料生产工艺追求效率,混炼程度不如小配合控制的精细。试验胶料在配方硫化体系材料用量增加的基础上,加工安全性能较优,硫化速度略慢,交联程度略有下降,总体看加工性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4.车间大试物理性能分析
从表4车间大试硫化胶性能可以看出,试验胶料硬度有所下降,于常规提高胎面硬度来增加胎面耐磨性的做法不同,这有利于保持及提高轮胎舒适度,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耐磨性能上具有明显提高,从老化后性能看,胶料耐老化性能具有明显优势,满足研发设计目标要求。
表4 车间大试物理性能分析
| 
			 项目  | 
			
			 生产配方  | 
			
			 试验配方(抽检1)  | 
			
			 试验配方(抽检2)  | 
		|||
| 
			 老化前后  | 
			
			 老化前  | 
			
			 老化后  | 
			
			 老化前  | 
			
			 老化后  | 
			
			 老化前  | 
			
			 老化后  | 
		
| 
			 邵尔A型硬度/度  | 
			
			 65  | 
			
			 73  | 
			
			 62  | 
			
			 70  | 
			
			 62  | 
			
			 71  | 
		
| 
			 50%定伸应力/MPa  | 
			
			 1.71  | 
			
			 2.50  | 
			
			 1.47  | 
			
			 2.29  | 
			
			 1.54  | 
			
			 2.40  | 
		
| 
			 100%定伸应力/MPa  | 
			
			 3.1  | 
			
			 4.88  | 
			
			 2.36  | 
			
			 4.02  | 
			
			 2.44  | 
			
			 4.26  | 
		
| 
			 200%定伸应力/MPa  | 
			
			 7.88  | 
			
			 12.32  | 
			
			 6.01  | 
			
			 10.08  | 
			
			 5.97  | 
			
			 10.63  | 
		
| 
			 300%定伸应力/MPa  | 
			
			 14.3  | 
			
			 /  | 
			
			 11.28  | 
			
			 /  | 
			
			 11.17  | 
			
			 /  | 
		
| 
			 拉伸强度/MPa  | 
			
			 16.42  | 
			
			 13.80  | 
			
			 18.04  | 
			
			 16.01  | 
			
			 17.04  | 
			
			 15.70  | 
		
| 
			 拉断伸长率/%  | 
			
			 341  | 
			
			 212  | 
			
			 433  | 
			
			 287  | 
			
			 411  | 
			
			 275  | 
		
| 
			 永久变形/%  | 
			
			 8  | 
			
			 6  | 
			
			 12  | 
			
			 8  | 
			
			 10  | 
			
			 8  | 
		
| 
			 回弹性  | 
			
			 40  | 
			
			 /  | 
			
			 37  | 
			
			 /  | 
			
			 38  | 
			
			 /  | 
		
| 
			 抗撕裂强度/kN·m-1  | 
			
			 35  | 
			
			 /  | 
			
			 37  | 
			
			 /  | 
			
			 37  | 
			
			 /  | 
		
| 
			 密度/g·cm-3  | 
			
			 1.15  | 
			
			 /  | 
			
			 1.15  | 
			
			 /  | 
			
			 1.15  | 
			
			 /  | 
		
| 
			 DIN磨耗量/mm3  | 
			
			 88  | 
			
			 /  | 
			
			 82  | 
			
			 /  | 
			
			 80  | 
			
			 /  | 
		
| 
			 阿克隆磨耗/cm3·1.60km-1  | 
			
			 0.074  | 
			
			 /  | 
			
			 0.068  | 
			
			 /  | 
			
			 0.070  | 
			
			 /  | 
		
| 
			 炭黑分散度(X)  | 
			
			 8  | 
			
			 /  | 
			
			 9  | 
			
			 /  | 
			
			 9  | 
			
			 /  | 
		
5.车间大料试验工艺性能
密炼生产过程中胶料炭黑分散正常,胶料表面平整;部件生产时,在冷喂料250挤出机上进行胎面挤出工艺性能对比,在相同的挤出速度下,试验方案与正常胶料工艺性能接近,未见明显变化,挤出半成品表面光滑,尺寸稳定,黏性正常;后工序成型车间在使用过程中,胎面黏性保持率较高,可正常操作接头;硫化后成品胎无不良情况。
6.成品胎室内性能
对试验配方进行轮胎试制,选取185/60R14 82H Taxiplus轮胎做分析,成品胎高速、耐久、压穿强度性能均通过研发标准要求。
表5 成品胎性能分析
| 
			 检测项目  | 
			
			 参照标准  | 
			
			 生产配方  | 
			
			 试验配方  | 
		
| 
			 轮胎高速性能  | 
			
			 GB/T 7034-1998  | 
			
			 最高行驶速度250km/h  | 
			
			 最高行驶速度250km/h  | 
		
| 
			 轮胎耐久性能  | 
			
			 GB/T 4502-1998  | 
			
			 44小时无损坏  | 
			
			 44小时无损坏  | 
		
| 
			 压穿强度  | 
			
			 GB/T 4503-1996  | 
			
			 418.2J触及未压穿  | 
			
			 415.6J触及未压穿  | 
		
7.实车耐磨性分析
自2018年底开始进行实车路试,选取当地4辆出租车共计16条185/60R14 Taxiplus轮胎进行路试试验,截至2019年9月份累计行驶10万km左右,过程中有两条轮胎在行驶6万km时因撞击损坏,损坏率较此前路试有较大改善,综合表现非常好。
其中,4辆出租车平均行驶里程约为11万km,前轮平均剩余沟深4.37mm,磨耗量平均为4.53mm,耐磨性为2.4万km。后轮平均剩余沟深5.74mm,磨耗量平均为3.16mm,耐磨性为3.7万km。根据上述数据,可预测新配方轮胎驱动轮理论行驶里程为17.8万km(磨至标识线),非驱动轮行驶里程可达27万km(磨至标识线)。另外,考虑路试过程中可能存在司机师傅私自调换轮胎位置的情况,上述数据会存在误差,综合平均里程可达22万km。
三、结论
通过增加配方中丁苯胶及顺丁胶的用量比例,适当增加配方中的防老剂用量,提高轮胎耐老化性能。并通过调整配方硫化体系,平衡胎面配方硬度及力学性能,达到胶料加工性能基本不变,物理力学性能明显提高,阿克隆磨耗明显降低,成品胎耐磨性、耐候性、耐刺扎性能明显提高,使用寿命延长。